2019年4月9日,老红军秦光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。
许多人形容秦光为“活烈士”,这一称呼并非空穴来风。对于这位经历过两次死里逃生的英雄来说,“九死一生”这一词汇似乎已不再能形容他的生命历程。102岁高龄的他,成了那段历史的“活化石”,直到最后,他体内的十几颗弹片都成了他曾经浴血奋战的见证,成为历史的一部分。他的一生,是革命历程的缩影,生动地融入了那个时代的壮丽画卷。究竟是什么让秦光成了“活烈士”?又为何他一次次面临生死考验?让我们一起走进秦光同志,了解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。
秦光参加革命的动机,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。1917年,湖北红安县,今天这里被称为“十大将军县”之一,秦光便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诞生。然而,秦光的家庭并不富裕,父母都是佃农,辛苦劳作一年,却往往连最基本的租金都交不清。每年,为了避免受到地主的迫害,他们常常忍受饥饿,拼命工作,以勉强交上田租。面对地主的盘剥,秦光愤愤不平,总觉得自己若有更强的力量,便能让这些不公平的现象消失。
展开剩余80%记得有一次,他看到地主家的看门狗都能在过年时吃上带肉的骨头,而自己家里甚至连一顿饺子都包不起,这种强烈的对比让秦光心中充满了愤怒。“为什么?我们连一只看门的狗都不如?”他愤怒地问父亲。父亲叹气道:“从古至今,人有三六九等,你生来就是穷人家,命运注定只能过这样日子。”然而,秦光并不认同这种宿命,他坚定地说:“我不信!即便生在贫困中,我也要翻身,不只是我,要让天下所有穷人都翻身。”
父亲把这当作孩子的天真话语,不以为意。然而,秦光并非只是说说而已,他的决心早已埋下了革命的火种。
1930年,革命的春风吹进了秦光的生活。在他13岁那年,湖北一带的革命队伍开始活动,他们没有掠夺百姓的粮食,反而与群众和睦相处,走过村庄时尽量不打扰百姓,遇到帮助的群众,还要付给报酬。这些行为让秦光深受感动,革命队伍的形象在他心中愈发崇高。得知这些革命队伍招募新兵,秦光萌生了参军的念头,但报名时,指导员看到他还不到肩膀的身高,犹豫了。“小同志,打仗可不是儿戏,战场上随时可能会有牺牲,你这么小,能吃得了这份苦吗?”指导员摸了摸秦光的头,劝说道。
然而,就在这时,一位老人走了过来,对指导员说:“这个孩子从小吃了不少苦,您看他虽然瘦弱,但意志坚定,收下他,给他个机会吧。”指导员或许出于怜悯,最终同意了秦光参军的请求。就这样,13岁的秦光成为了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的一员。
1941年1月中旬,日军在鲁西北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扫荡,出动了近万人的军队,拥有坦克、飞机等先进装备。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的指挥官杨勇决定在苏村展开阻击战,拖住敌人,以争取时间为主力部队撤退。秦光所在的鲁西军区特三营也参与了这场战斗,秦光当时是营里的副教导员。这场战斗被后人称为“生死一线”,因为在战斗结束后,所有人都以为秦光已经英勇牺牲。
当天,特三营早早就在苏村布置好阵地,准备进行顽强抵抗。敌人如潮水般涌来,秦光意识到这是场硬仗,可没想到敌人竟如此强大。初时看到的六辆卡车日军,不过是敌人进攻的前奏,随后更多的援军蜂拥而至。尽管力量悬殊,秦光和战友们依然誓死守住阵地。枪声、炮声、喊杀声此起彼伏,硝烟弥漫,战斗异常惨烈。
最初,我军凭借有利地形占据了优势,可随着敌人不断增援,守卫阵地的战士们逐渐消耗殆尽。等到中午时分,特三营只剩下不到二十人,而秦光依然坚守在阵地中。敌军开始采取不人道的手段,释放毒气。毫无防备的战士们纷纷倒下,秦光也在其中。当他们醒来时,已被敌人俘虏,七名幸存者被押往敌军的监狱。
在敌军途中休息时,秦光与其他战友通过眼神和唇语交流,决定趁机逃跑。虽然双手被绑,但他们拼命奔跑,一时间,敌军的枪声四起,弹雨横飞。秦光在奔跑时被击中左肩,右肩,最后,子弹穿透了他的脖部。倒在血泊中的他,以为自己这次注定无法幸存,然而幸运再次降临。当地村民赶来,经过一番抢救,秦光奇迹般地活了下来。
1943年3月,秦光再度经历生死劫难。当时已是政委的秦光接到命令带队转移,但就在转移前夕,驻地遭到敌人合围。为了突围,秦光带领队员们奋勇向前,投掷手榴弹,奋力冲向敌人。然而,在第二颗手榴弹投掷时,秦光腹部中弹,接着又遭遇敌人炮火的猛烈袭击。弹片贯穿了他的头部和腹部,鲜血迅速流淌。就在他失去意识的瞬间,秦光再次倒在了血泊里。
然而,命运似乎并未放弃他。当地村民再度赶来,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秦光,并成功将其抢救。尽管弹片无法完全取出,秦光仍然坚强地活了下来,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。
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,秦光始终站在最前线,战斗了几十年,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。即便在和平年代,他依然不忘革命的初心,常常在学校给孩子们做报告,讲述红军的故事,传递革命精神。他曾说:“教育好孩子,国家才有希望。”据秦光的女儿秦爱华回忆:“我父亲做的报告场次,至少有几百场。”他甚至写下了《银松传奇》和《天台奇松》,为孩子们留下了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。
他常常告诫年轻人:“今天的生活太过优裕,必须让他们知道,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血与生命换来的。”秦光的精神与热情,永远不会消逝。
发布于:天津市按天配资-配资公司-在线实盘配资-机构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